报告题目: |
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量子计算机 |
报告人: |
张庆瑞教授 |
报告人单位: |
台湾大学 |
报告时间: |
2019年6月20日 星期四 15:00 |
报告地点: |
图书馆主馆B区五楼学术报告厅(B501) |
邀请人: |
姚凯伦教授 |
报告摘要: |
|
|
量子科学在二十世纪初期由欧洲奠基而后逐渐成熟,并推动了近代对宇宙万事万物的深入了解。量子科学在许多概念与古典宏观世界确实有显著不同,例如量子化与不确定的机率概念不但在科技上造成极大变化,同时也在人文与哲学方面引起甚多探讨。晶体管与CMOS后出现后造成第一次量子科技革命,电子学让人类生活起了革命性变化。严谨的说,虽然电子学造成翻天覆地变化以及地球上财富与国力的重新分布,但是仍然只应用了量子科学极少数的知识。量子物理核心知识的迭加性与纠缠态,以及量子操控在过去一直仍属于实验室与科学家的范围。2018年10月29日欧盟正式启动第二次量子科技革命,各大公司所开发崭新的量子科技将于未来数十年内快速的推进人类文明的再进化,甚至可以预期也将将再度冲击人文与哲学新思维。本次演讲将略述二次量子科技革命的重要性以及量子计算机出现后可能的影响及产业界及年轻人应有的准备。 |
报告人简介: |
|
|
张庆瑞教授197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物理学系,1988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取得物理博士学位并于当年返回工业技术研究院磁性组。1989年二月进入台湾大学服务,曾经担任台大副校长并代理校长,目前担任IBM-NTU Q hub 主任。 张教授自从1982年后就从事微磁学数值研究,他不但是此领域之创建者,并且一直持续推动在磁性产业之相关应用,无论在翻转机制,热扰动方面,都做出对基础研究及应用科技的重要贡献。近年来主要研究工作则集中在低维材料上的自旋传输机制。张庆瑞教授已发表280篇以上专业论文并获得28个以上磁性相关专利。他也因学术上优秀表现同时被美国物理学会(APS)与国际工程学会(IEEE)选为会士,及俄国国际工程学会(RIAE)的院士。张教授曾担任过亚洲磁性协会理事长,也曾任国台湾磁性协会理事长及台湾物理学会理事长。张教授近来主持NTU-IBM量子计算机计划,并积极加速培养新兴跨领域人才,应用于新材料,新药物合成,优化系统与财务金融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