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 |
量子物理早期发展的科学方法启示 |
报告人: |
刘玉鑫 教授 |
报告人单位: |
北京大学 |
报告时间: |
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 14:00–16:00 |
报告地点: |
精密重力测量科学中心大楼四楼W401会议室 |
邀请人: |
项林川 教授 |
报告摘要: |
|
|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如何学习;进一步,是为了培养同学们探索未知、创造知识的能力,也就是培养进行创新性研究的能力。在量子物理发展的早期,很多引发了重大升华的事件都富含科学研究的方法。本报告分析量子物理发展早期一些重大突破过程中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希望对培养并提高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有所裨益。 |
报告人简介: |
|
|
刘玉鑫,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他曾担任北京大学金沙8888js官方副院长16年,还曾长期担任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现任教育部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秘书长。他长期讲授北京大学物理专业本科生的“热学”、“原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等课程和研究生的“李群和李代数”等课程,编著有《大学物理通用教程﹒热学》和北京大学博雅系列教材《热学》等教材。他长期从事原子核理论、强相互作用系统的对称性与相变、计算物理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原子核集体运动模式及其相变、夸克-胶子相互作用、确定相边界曲线及临界点位置的判据等方面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7年)、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5年,2018年)、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17年)等奖励和荣誉称号。 |